热点栏目
客户端
4月14日晚间,海南机场(600515.SH)发布2024年度报告,这也是其完成破产重整、由民营转国资后交出的第三份年报成绩单。
过去的三年间,在聚集机场主业、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指引下,海南机场一直保持盈利状态。但是作为曾经的营收支柱,“去地产化”不可避免导致海南机场业绩遭遇阵痛期,净利润呈逐年下滑之势。
财报披露,继2023年海南机场净利润同比2022年下滑48.57%后,2024年净利润再度滑坡。当年净利在2023年的基础上“腰斩”,下降幅度达51.88%,为4.59亿元。
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去年海南机场则录得亏损,扣非净亏损为2.61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处置海南兴业国际联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部分债务重组收益等。
针对业绩承压的原因,海南机场提到了去地产化和海南免税贡献回落两方面因素。
海南机场此前业绩预告中表示,2024年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及公司房地产项目开发交房进度影响,公司地产业务收入同比减少,预计地产业务收入占比低于25%。此外,消费增长放缓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导致免税商业业务业绩同比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公司对联营单位的投资收益。
年报发布的同时,海南机场披露了《关于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05元(含税)。界面新闻获悉,本次利润分配既是海南机场破产重整、回归国资体系后的首次利润分配,也是时隔23年重新恢复利润分配。
机场主业营收占比已攀升至近42%
海南机场前身为海航基础,是破产重整前海航集团机场板块的核心上市公司。根据重整工作安排,重整以后的海航集团拆分为四个板块独立运营,确保各板块回归主业。其中,机场板块的海航基础要逐步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紧紧围绕机场发展及免税商业发展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谋篇布局。
2021年12月底,海航基础破产重整程序执行完毕,经营管理实控权移交给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发控为海南省属最大的国资平台,这也意味着机场板块从民营资本所有转为海南省地方国有。实控权移交的同时,为了与公司定位、战略规划相匹配,海航基础(600515.SH)的股票简称也变更为“海南机场”。
财报显示,目前,海南机场的业务共划分为机场管理、免税与商业、房地产、物业管理、其他等五大块,房地产排到第三位。而在2020年,地产业务还列居各业务板块之首,并为公司营收贡献了半壁江山,占总收入比重高达62.76%。
最新数据披露,截至2024年底,海南机场地产业务营收占比已降至20.97%。机场管理业务营收占比增长至41.66%,对比2020年的21.22%有明显攀升。
生产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机场旗下控股及管理输出9家机场全年共保障旅客2462.62万人次,起降架次16.11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34万吨。旗下三亚凤凰机场再次迈入“两千万级空港”行列,琼海博鳌机场旅客吞吐量打破历史纪录。
但是界面新闻也注意到,机场主业毛利率远低于房地产板块。过去的2024年,海南机场的机场管理业务毛利率为26.26%,而房地产业务毛利率高达90.35%,相比2023年还上涨30.31%。随着“去地产化”战略推进、房地产营收占比压缩,势必使得海南机场业绩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