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 北京报道
特朗普政府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全球经济受到拖累。在此背景下,高盛上调中国宏观政策加力预期。
在近日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高盛给出了有关中国下一步政策调整的相关猜想。
具体来看,货币政策方面,高盛预计中国央行将加大降息力度并提升社会融资规模;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或将扩大,重点支持内需。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表示,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拖累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且中美贸易结构差异——中国对美出口的制造业产品短期不可替代性强,而自美进口的大宗商品替代弹性较高。高盛的研究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高于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度。
资本市场方面,高盛在亚洲地区仍然看好中国股票。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表示,A股因政策敏感性和国内资金主导优势,将较港股表现更佳,建议持续关注消费类及内需驱动型个股与板块。
中国对美进口商品替代弹性相对较高
高盛在最新研究中,将美国2025年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2.5%下调至0.5%。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拖累经济的显著影响,会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显现。同时,高盛也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从35%提高至45%。
鉴于美国对全球贸易伙伴普遍加征关税的做法,高盛下调了多数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
在分析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闪辉提出两个关键特征:
①关税对经济的拖累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特征。当关税水平达到一定阈值后,继续大幅提高关税的实际影响将趋于稳定。
②中国对美进口商品的替代弹性相对较高,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源。
具体而言,中国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等制造业产品,而中国对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领域则多为大宗商品。
闪辉分析称,大宗商品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中国对其依赖程度相对较低;而制造业产品异质性较强,短期内难以迅速找到替代供应商。
高盛数据显示,约36%的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属于高依赖度商品,而中国自美进口产品中的高依赖度商品仅占商品总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