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媒体报道,ADNOC成功收购了科思创69.94%的股份,这笔交易规模达到128.7亿欧元,创下全球材料公司收购的新纪录,标志着欧美化工企业正逐渐剥离他们认为利润较低的材料业务。
0
1
化工巨头的拆分与出售趋势
结论先行:除了巴斯夫外,其他化工巨头近年来纷纷开始拆分或出售材料业务。
以下是一些已经或正在拆分、出售材料业务的化工企业信息:
-
科思创: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提出以每股62欧元的价格收购科思创全部股份,公司估值达到1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1.3亿元)。
-
陶氏化学:陶氏化学已完成向阿科玛出售软包装复合粘合剂业务的交易,交易价格约为1.5亿美元。
-
英力士:英力士宣布与KPS达成协议,以17亿欧元的价格出售英力士复合材料业务。
-
霍尼韦尔:霍尼韦尔宣布出售个人防护装备业务,PIP公司将以1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
朗盛:朗盛签署合同,将其聚氨酯系统业务出售给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企业价值达4.6亿欧元。
-
赢创:赢创宣布旗下涂料和胶粘剂树脂以及医疗保健两大业务将进行大规模重组,非核心业务将被出售或关停。
-
杜邦:杜邦公司宣布将Delrin®均聚甲醛 (H-POM) 业务 80.1%的所有权权益出售给TJC LP,交易估值为18亿美元。
-
SABIC:罗姆与SABIC签署收购协议,收购SABIC旗下的PC薄膜板材业务。
-
盛禧奥:盛禧奥自2010年从陶氏化学剥离后,陆续对现有业务进行整合,包括停止荷兰的EBSM工厂运营,关闭三家PMMA板材企业,出售与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的合资企业AmSty 50%的股权等。
0
2
出售材料业务的考量
这些案例显示,全球化工巨头们一致地将塑料/材料业务边缘化,这反映了传统塑料业务面临的盈利能力下降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化工巨头们逐步从传统的塑料业务转向更有利可图的领域,如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
0
3
中东国家多元化投资战略
科思创的收购案也揭示了中东地区在能源和石化产业之外寻求多元化投资的战略。中东国家,尤其是石油输出国,正逐渐意识到单纯依赖石油出口的局限性,并开始探索多元化的经济模式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工行业中,剥离塑料业务已成为许多化工巨头的战略选择,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成本压力。特别是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由于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政策支持,这些国家的化工企业在塑料制造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相比之下,欧美的化工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严格的环保法规以及能源成本的上升,使得在欧洲生产塑料的成本远远高于亚洲竞争对手。因此,剥离塑料业务,将资源和资本投入到更有利可图、更具竞争力的领域,如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成为欧美化工巨头的必然选择。
这也反映了全球化工行业格局的变化,亚洲化工企业在塑料制造领域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化工行业的版图。化工行业的未来,必然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